樂民之樂者,民亦樂其樂;憂民之憂者,民亦憂其憂。我們踐行群眾路線,就是要始終牢固群眾觀點,走進群眾,融入群眾,在思想上尊重群眾,在感情上貼近群眾,在行動上服務群眾,不斷實現好、維護好、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。(8月6日《四川日報》)
敬意是感情的基礎,有了敬意,感情才切實可靠,而切實可靠的感情又是干部工作中所必需的。在服務群眾中改進干部作風,增進群眾感情,密切黨群關系,事關從嚴管黨治吏的根本成效,常說“得民心、得天下”如何得?就要用感情真情去得,貼近群眾,服務群眾,堅持從思想和靈魂深處貼近群眾,用感情來加固干群的紐帶。
如今說到干群感情,很多人都表示出大不如以往,其實說到底就是干部對群眾的感情疏遠了、淡漠了。感情其實就是解開干群關系結扣的最好辦法,隨著改革的前進、利益的驅使,讓一些干部貪圖享受、脫離群眾的傾向逐漸在滋生,也有愈演愈烈之跡象,這種狀態下,維系干群感情勢必很艱難,只能是干群距離越來越遠,對社會發展和穩定都極為不利。
要想干群感情深,穩固干群的魚水之情,領導干部就要從心里把群眾裝,凡是想著群眾,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,尊重群眾的選擇,只有把群眾當回事,群眾才把領導干部當回事,領導干部隨時要擺正自己的位置,做好老百姓的“公仆”,真正從思想上把人民群眾當親人,從工作上把群眾的滿意當為標準,從行動中要與群眾同甘苦、一條心,真正做到以民為本,把民內化于心,見之于行。
人與人之間需要感情來維系,群眾和干部更需要用感情來加固,這樣才能根基永固,在中央開展的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就是要求領導干部真心真意走,只有越走才能和老百姓越親近,只有越走才能和群眾感情深,不僅轉變干部作風,更是贏得群眾的支持,群眾的支持是發展的基石,也是發展的助推劑。因此,感情不僅是使干群關系永固的根基,更是社會發展必不可缺的元素之一。
| 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