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漢,兩江交匯,三鎮鼎立。武昌,因水而興,因橋而盛。
白沙洲,扼守武漢南大門,處于武漢長江上游龍頭區位。從今年底開始,隨著武漢第八座長江大橋——鸚鵡洲大橋建成通車,以及沌口長江大橋和二環線楊泗港長江大橋年內破土開建,這片商貿繁華的“漢之首”將因為三座長江大橋帶來的橋頭堡效應,交通利好逐個兌現,破繭成蝶。
鸚鵡洲大橋年底通車
武漢內環“南擴”改走中山路
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萋萋鸚鵡洲。長江奔流,鸚鵡洲雖已不再,但以美麗而詩意的名字命名的鸚鵡洲長江大橋,將于今年底建成通車。武漢第八座長江大橋的建成,不光改善武昌和漢陽地區的過江交通,提升包括白沙洲、武泰閘等武昌南部地區的交通出行條件,而且將改寫武漢城市交通格局。
正在建設中的鸚鵡洲長江大橋,是世界首座主纜連續的三塔四跨懸索橋。他位于武漢長江大橋的上游2.3公里處,西起漢陽梅子路口,東至武昌梅家山,直通雄楚大街,是連通漢陽和武昌城區的大通道。主橋長約2.1公里,橋面為雙向8車道,設計時速60公里,總投資40億元?! ㄔO單位武漢城投集團介紹,該工程自2010年8月啟動建設以來,大橋主橋工程基本完工,橋面刷黑完畢,目前正在加緊建設武昌和漢陽兩岸的連接線工程,預計年底可建成通車。“鸚鵡洲長江大橋建成后,首要功能是替通車57年的長江一橋減負。”武漢交通專家胡潤州說,武漢的交通格局也將改寫,運行了快20年的城市內環線將外擴2公里,大大提升漢陽老城區和武昌南部地區的交通條件。
依據《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(2006~2020)》的規劃,“建設鸚鵡洲過江通道,形成新的城市內環線,可增強內環線對漢陽中心區以及武漢新區輻射能力。”‘
圖為:武漢環線未來格局(制圖:張洵)
武漢交通規劃專家代義軍說,現在的武漢內環線由長江大橋——武珞路——中南路——中北路——徐東大街——長江二橋——解放大道——航空路——江漢一橋——長江大橋構成,全長約28公里。鸚鵡洲長江大橋通車后,武漢市目前的內環線將南移外擴,鸚鵡洲長江大橋將取代長江大橋,與長江二橋一道,構成武漢新的“一環線”。新的“一環線”,除了漢口地區的走向基本不變外,漢陽地區將由江漢一橋——鸚鵡大道,改走月湖橋——江城大道——動物園路——馬鸚路——鸚鵡洲大橋過江;武昌地區將由現在的武珞路——中南路——中北路——徐東大街,改成鸚鵡洲大橋——津水路——中山路——友誼大道——長江二橋。
新的“一環線”首先帶來的是武漢內環線內面積的擴大,環線將由現在的28公里增加到31公里。
楊泗港大橋沌口大橋年內開建
二環白沙洲躋身20分鐘交通圈
今年對武昌南部地區和漢陽城區的居民來說,好消息不斷,除了鸚鵡洲長江大橋建成,在離上游不到3公里處,楊泗港大橋也將在年內破土動工。此外,在白沙洲大橋的上游,沌口長江大橋的施工人員們正在等待枯水期的到來,去江面上打下該橋的第一根樁。
據了解,楊泗港大橋位于三橋白沙洲大橋和八橋鸚鵡洲大橋之間,連接漢陽四新地區和武昌白沙洲,起于漢陽國博立交,止于武昌八坦立交,橋梁總長約4.32公里。沌口長江大橋是武漢四環線重要過江通道,起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家堡,接漢洪高速公路,過沌南洲,跨長江,于石咀李家村下游跨武金堤至長江南岸,再過青菱湖,跨青鄭高速公路,止于107國道,全長8.583公里,橋寬46米,為長江上最寬的橋梁,建成后將擁有雙向八車道。“楊泗港大橋是武漢二環線的最后一扣,它將與二七長江大橋構成暢達三鎮的二環線,加上年內也將動工的沌口長江大橋,稍顯偏僻的漢陽四新地區、博覽中心,以及武昌南部的白沙洲、青菱地區,交通出行將大大改善,將搭上通達三鎮的20分鐘交通圈。”胡潤州說。
——這對家住武昌白沙洲堤后街肖夢丹來說,無異于是個天大的好消息。
她在武昌梨園上班,單程約15公里。前幾年,她乘坐公交車上班,從家里到單位要換乘兩次公交車,順利的話花1個多小時到,碰到陰雨天氣堵車,短則一個半小時,長則兩個小時。去年,她買了一輛車駕車上班,無論是雄楚大街,還是走大東門,也要三四十分鐘。
若以上三座新橋建成通車后,她無論走雄楚大街高架、再上珞獅路二環高架,或者直接走楊泗港大橋引橋上二環線,10分鐘即可抵達街道口,不到20分鐘就到東湖梨園。過江去漢口火車站,走二環不到20分鐘就到。她家所在的二環線白沙洲地區,將躋身城區20分鐘快速交通圈。
首個進入白沙洲片區的地產項目金色城市負責人告訴記者:“當初來到此地進行開發時,這些期待中橋梁都還在規劃之中。今年,已經可以欣喜地看到,一座座橋梁正從圖紙上來到身邊,即將為白沙洲注入新活力。”
依橋而興迎來經濟新動力
白沙洲將崛起一個“新徐東”
1957年9月,“一橋飛架南北”,萬里長江第一橋建成通車,讓整個三鎮連成一體,武漢由此成為中部經濟樞紐,武漢城區發展也隨著交通格局在改變。從漢口航空路到武昌大東門的“航大線”,也成了武漢城市最活躍的區域。從沿線的王家墩機場、繁華的中山大道,到江漢一橋橋頭的漢正街,過江后到商業繁華的司門口,再到沿線的武昌火車站、傅家坡汽車站、中南路商圈,“航大線”至今依然是武漢最繁華的商業走廊。
武漢人第一次見識到“橋經濟”、“橋頭堡”的神奇力量,便是1995年長江二橋建成通車后,昔日菜地武昌徐東地區的商業奇跡誕生。
家住武昌楊園的鐵路老職工劉榮喜爹爹說,一直到1995年長江二橋通車前,當年楊園、徐東人去漢口,要么坐輪渡,要么繞行一橋,費時費力。長江二橋的建成通車,徹底改變了二橋橋頭徐東村的命運,房價和地價噌噌往上漲是最直接的表現。當年,徐東片區的農田地價從建橋前5萬元/畝漲到200萬元/畝,后來又漲到七八百萬元/畝,如今徐東大街的高樓用地寸土寸金,一畝地值一兩千萬元,房價也早已過萬元了。
事實的確如此,長江二橋通車后,武漢第一條城市環線——長28公里的內環線形成了。如今,無論大橋南岸的徐東大街、中北路、中南路,還是漢口北岸的黃浦大街沿線,都已是高樓林立,成為武漢最美的都市風景。
2000年前后,江城武漢建橋速度明顯加快,10年間一口氣建成了大外環、三環線、二環線上6座長江大橋和隧道。這5年,隨著城市交通壓力越來越大,武漢市開始著手建設城區過江交通大通道,尤其是位于長江一橋上游、相鄰規劃建設的鸚鵡洲大橋、楊泗港大橋和沌口大橋,旨在緩解武昌南部和漢陽中心城區和四新地區的過江交通壓力。
交通專家胡潤州說,前些年武漢城建一直在提升武昌和漢口核心地區的交通能力,如今開始“騰出手”來建設快速連通三鎮的交通工程,尤其是加快了武昌和漢陽之間的交通聯系工程建設,武昌南部的白沙洲、青菱地區滯后的交通條件將徹底改觀。
比較而言,武漢城建人士顯得更加興奮。“三五年之內,武昌南部白沙洲和漢陽鸚鵡洲地區,將崛起一個‘新徐東’,甚至比徐東更具濱江景觀優勢。”武漢城市規劃設計院一副院長說。
她說,隨著鸚鵡洲大橋和二環線楊泗港大橋的建成,兩岸的濱江開發將快速啟動。而且比起當年的徐東片區,現在鸚鵡洲大橋兩端是漢陽濱江片區、武昌老片區,尤其是的漢陽濱江開發已經具備規模。因此,無論從濱江地段優勢,還是毗鄰老城區的商業開發潛力來講,有一環、二環、三環暢達的武昌白沙洲地區,再加上四環線沌口長江大橋規劃建設,這里將形成“新橋頭堡經濟帶”,略顯滯后的武昌南部愿景顯得更勝一籌?! 〕旖饒?記者朱安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