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令已下,仍有人頂風違紀辦“升學宴”。湖北省荊州市紀委監察局4日通報,近期通過對黨員、干部操辦“升學宴”情況進行明察暗訪,查處了4起典型案例。(8月5日新華網)
眾所周知,“金榜題名”本是人生四大幸事之一,作為莘莘學子之家長選擇良日,邀約親朋好友對酒暢飲,本也無可厚非。但作為黨員干部,由于身份的不同,其言行代表著黨和政府形象,操辦紅白喜事的影響更應是心知肚明。然而,荊州市紀委對當地4起典型案例的通報,讓我們感覺到各地頂風操辦“升學宴”之風依然盛行,的確讓人無奈。筆者不禁試問,頂風操辦“升學宴”為何屢禁不止?引人深思。
當下,隨著社會的發展,升學宴已經不再只是家人、同學師生間樸素的慶賀,而是帶有越來越油膩的“功利主義”味道。盡管從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不可大操大辦婚喪嫁娶借機斂財,但是某些黨員干部對此仍然嗤之以鼻。很多飯店更是順勢隆重推出升學宴、謝師宴招徠客人并扣上“鵬程萬里宴、狀元及第宴、望子成龍宴、飛黃騰達宴”等美名,正中不少人下懷,因此價格也不菲,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一桌不等,讓升學宴變成拼面子、拉人情甚至斂財的工具。如果任由變味的升學宴泛濫下去,不僅助長腐敗行為,而且會在群眾中造成惡劣影響,敗壞黨和政府的形象。
“十年寒窗苦,贏來今朝笑。金榜題名時,不忘恩師情。”考上大學是人生喜事,對老師表達感激之情無可厚非,請親戚朋友小聚以表謝意也是人之常情,關鍵在于我們怎么對待“升學宴”。尊師重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,孩子升學了,家長感謝老師可否選擇送手工賀卡、發感謝短信等,更重要的是要將對老師的感激化為下步學習工作的動力,這才是應有的常態。如果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收禮斂財也”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這樣的“升學宴”不再是單純以慶賀升學為目的,儼然成為一種違規行為、腐敗行為,成了人人討厭的“攀比宴”、“斂財宴”。
當然,并非黨員干部都不準辦“升學宴”,而應該注意規模和范圍,更不得把范圍擴大到同事、下屬,讓“升學宴”請客變質為斂財。由此可見,變了味的“升學宴”的確“難以下咽”。禁令之下頂風操辦“升學宴”,折射的是個別領導干部思想覺悟不高,作風問題抬頭。要剎住辦“升學宴”的歪風邪氣,就要狠剎歪風不手軟,設立舉報電話,充分發動社會力量,使監督全方位。對違反規定的,在沒收違規收取的禮金、禮品的同時,視情節的輕重進行嚴肅處理??梢?,要想徹底改變這一不良社會現象,既需要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抵制歪風邪氣,又要從監管制度上堵塞漏洞,努力尋求那份純粹的、自然的慶祝學子升學的氛圍。
總之,絕不能讓頂風操辦“升學宴”屢禁不止。作為黨員干部,不要為人情所累,也不要為利益所困,要嚴格遵守禁止黨政工作人員大辦特辦各式宴會的規定,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。同時,只有真正在制度層面和監督層面執行到位,才能遏制“升學宴”頻頻操辦,才能營造清正廉潔的黨風政風、樹立高尚文明的社會新風。(文/陳小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