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星
10月9日添加到日歷早上,有網友在公交站偶遇到了渭南市委書記徐新榮正在等公交車。(來源:渭南新聞網)我們知道,身為政府工作人員,上下班一般都有公車接送,更別說一市的一把手了,位高權重,工作繁忙,理應坐公車上下班才是,然而渭南市委書記徐新榮卻是個例外。據記者追蹤調查得知,渭南市委書記徐新榮工作日早上,幾乎每天都坐公交車上下班,只有在有急事的時候才會坐專車。因此,10月9日早上,有網友在公交站偶遇到了渭南市委書記徐新榮正在等公交車上班。
市委書記乘公交車上班,這其實是一件大好事,提倡領導干部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帶頭科學、文明出行,也是為城市交通解堵出力。不僅如此,乘公交上下班也更能親近民眾,“愛民親民”不只是一句口號, 要從細微處著手,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。細節決定成敗,往往那些最普通平常的言行,反而最能打動人心。服務群眾也更應如此,不需追求轟轟烈烈,只求做好平平常常。
放下“官架子”是一種密切聯系群眾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方法。廣大干部要強化服務群眾的意識和觀念,樹立“群眾利益高于一切”的思想,做到心里裝著群眾,凡事想著群眾,工作依靠群眾,一切為了群眾。與群眾平等相處、心系民眾之品德,領導干部與群眾之間才能搭建起一座“連心橋”,讓群眾無拘無束地敞開心扉,暢所欲言,傾吐自己的真心話。
市委書記和普通公民一樣,從這一點而言,市委書記乘公交上下班都不值得大驚小怪,炒得沸沸揚揚。人沒有三六九等之分,坐專車不是領導的專利,普通群眾也并不非得乘公交車上下班。因此,市委書記乘公交車上下班本不該是什么新鮮事,也用不著急著上頭條。市委書記乘公交車上下班,不應當成為一陣風,不但要有毅力,而且要有一種精神,一種境界。
在此,筆者在位渭南市委書記乘坐公交上下班的行為點贊的同時,也希望這一行為不要成為一陣風,不管是其他領導還是普通民眾,都要再接再厲,讓這種公交上的精神,以其特有的方式傳遞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