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印發《關于做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、建章立制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,扎實做好整改落實、建章立制工作,確保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,推動第一批活動整改任務落地生根,形成反“四風”、改作風,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長效機制。(8月6日《四川日報》)
《通知》要求,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。要強化領導和督導,始終堅持高標準、嚴要求,克服過關思想和松勁情緒,對有問題不整改、大問題小整改、邊整改邊反彈的,要約談提醒、批評指出、督促問責。
筆者認為,好的作風是抓出來的,也是帶出來的。各級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,在轉變作風上動真碰硬,貫穿“照鏡子、正衣冠、洗洗澡、治治病”的總要求,實現自我凈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,集中解決“四風一頑癥”,全面改進思想作風、領導作風、工作作風,從而形成講實話、干實事、言必信、行必果的良好氛圍。
領導帶頭是“風向標”。開展一項活動、推動一項工作、投身一項事業,領導帶頭與不帶頭效果大不一樣。古語有云:“教者,效也,上為之,下效之。”“政者,正也。子帥以正,孰敢不正?”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是一種榜樣的力量,會對廣大干部、黨員、群眾產生示范和導向作用,從而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各項事業和工作的成效。因此,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中,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走在前、作表率,帶頭聽意見、擺問題、抓整改,要形成上級帶下級、主要領導帶班子成員、領導干部帶一般干部,一級抓一級、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。
如果說制度建設是長遠之計、治本之策,那么領導帶頭卻是治理頑癥、破除積弊的重要突破口。“教者,效也,上為之,下效之”,一種風氣的形成,往往與領導帶頭有很大的關系。作風轉變是否徹底,取決于領導帶頭是否堅決。領導帶頭弘揚優良作風,改作風才有勁頭,樹新風才有干頭。也只有把領導干部帶頭貫穿教育實踐活動的始終,貫穿黨的作風建設的始終,黨的作風才會有一個深入持續的轉變,教育實踐活動也才能防止前緊后松、防止矛盾積壓、防止簡單粗糙、防止短期效應。
| 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