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陽警方披露兩種最新電信詐騙方式,提醒市民注意規避風險
回撥電話核實信息時最好用座機
市公安局轄下各警種現場為市民提供各種服務和政策咨詢
1月10日是全國第29個“110日”,沈陽市公安局轄下各警種在鐵西區興隆大都會舉辦活動,現場為市民提供各種服務和政策咨詢。刑警支隊防電信詐騙的宣傳臺前群眾最多。電信詐騙又有了哪些新手法?怎樣規避這些詐騙手段?10日,現場的刑警在解答市民問題時披露了兩個最新的電信詐騙方式,并提醒市民注意規避風險。
新騙術1
發短信鏈接讓您下載APP
“前兩天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條微信,說是手機收到陌生短信,不能隨便回短信,只要回了短信,手機上的信息就會被騙子知道,有這么可怕嗎?”現場,一位市民向刑警提問。
“這確實是現在剛剛流行的一種電信詐騙方式,但是并不是回短信就會被騙,而是根據手機短信提供的網址鏈接下載APP。這樣的詐騙短信,一般會冒充是某銀行的手機服務平臺,要求您下載APP,實際上下載的APP就是木馬病毒。”現場的刑警回答說。
這樣的木馬病毒可以幫助騙子迅速復制一張手機卡,同時與手機綁定的個人信息,諸如銀行卡號、取款密碼等信息也會被騙子獲悉。這種病毒還會攔截手機用戶的所有短信,并將這些短信轉發給一個指定手機號碼。如果感染病毒的手機號正好綁定著銀行卡,騙子就會利用銀行系統的漏洞,以“快捷支付”的形式將受害者銀行卡里的錢盜刷,但這時短信提示被攔截,受害者無法收到,也就無法察覺。
據介紹,相對而言,類似的詐騙案件,更多發生在使用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上,因為安卓系統相對來說“更開放”。
新騙術2
加區號的銀行客服號碼
“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,怎么可能隨便下載上面鏈接的APP呢?”有市民疑惑地問道。
“這其實涉及另外一個新型的電信詐騙方式,市民有的時候會接到加區號的銀行客服號碼來電或短信,聲稱可為他們提高信用卡額度等服務。對加區號的銀行客服號碼,一定要慎重,最好能撥打銀行客服號碼核實相關信息。不管是不是詐騙,多打個電話核實一下,總不會錯。”刑警解釋說。
“收到這樣的短信后,盡量不要用接到短信的手機回撥客服電話,建議使用座機回撥。再有,現在的電信詐騙手段已經升級,以往可能會要求您提供密碼、有效期或是卡背面的驗證碼,但是現在只要您將銀行卡號和身份證號提供給騙子,就會為騙子提供詐騙機會。”
總結:詐騙伎倆萬變不離其宗
警方提醒,事實上,電信詐騙方式雖然不斷翻新,但究其根本不過兩點:一是要求您提供個人信息,二是要求您進行銀行轉賬。只要守住這樣兩個底線,大多數的電信詐騙風險都是可以規避的。
一旦類似的電信詐騙案件發生在您身上,除了第一時間報警并向警方提供相關信息外,還有辦法可以最快地制止詐騙行為的發生:在意識到可能上當受騙后,立即撥打相關銀行的客服電話或是登錄網上銀行,輸入被詐騙的銀行賬號,連續輸錯5次密碼,就可以在24小時內中止銀行轉賬行為,為進一步采取補救措施爭取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