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8日,據中國之聲《全國新聞聯播》報道,全國老齡委預測,2015年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年均增長一千萬左右。目前,我國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達到70%。另據數據顯示,截至2010年底,全國各類養老機構養老床位314.9萬張,床位數占老人總數比例為1.77。目前,全國每千名老人有養老床位27.5張,比2010年增長了55%,卻還是遠遠不夠。
由此可見,我國老齡化進程的速度在不斷加快。據了解,中國老人獨自在家生活已成為一種常態,兒女只是過年過節時回家探望。許多老人長期與子女分離,一旦身體抱恙,遭遇危險和不測的幾率大大增加。去年,安徽蚌埠出現空巢老人離世后被寵物狗撕咬的事件;今年,南京兩位空巢老人因為忍受不了春節長假后子女離開的巨大落差,而走上輕生的道路??粘怖先说恼兆o和養老一直是民眾關注的社會化問題,也是整個時代不能承受之痛。
事實上,早在十八大的報告中,就有提出:“改革和完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制度,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,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,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,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”。
就此,有業內專家認為,實現“老有所養”需要政府、市場和社會的共同努力,既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頂層設計,加快探索構建長期照護保障制度,還要壯大虛擬經濟特別是資本經濟,為養老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強大金融支持。
但是,中國人口遷徙流動,家庭結構小型化,養老體系不健全,社會保障不完善,各種養老服務難以實現無縫連接,都是導致眾多老年人遭遇養老難困境的原因。
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養老難的現象?對此,李克強總理曾在今年8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指出,推動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,把服務億萬老年人的“夕陽紅”事業打造成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,使之成為調結構、惠民生、促升級的重要力量。
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、社會需求極大的背景下,被稱為“朝陽產業”的養老產業,既是眾多投資企業熱捧的對象,也是許多房企轉行的首選方向。在這當中,京漢置業作為國內首批轉型的企業,憑借多年以來積累的敏感行業嗅覺,領先于眾多“后知后覺”的企業,重點布局健康產業,率先贏得搶占養老健康產業市場的先機。以健康社區開發為切入點,引入“一產”綠色農業旅游觀光、“三產”養老、教育服務、休閑等經營業態,形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鏈。在未來十年,京漢置業將依托健康養老產業的運作,實現集團的穩步轉型以及跨越式發展,為國內養老產業鏈條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??梢?,發展健康養老產業,成為應對空巢化和老齡化的重要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