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,A股大幅反彈,滬深股指分別漲逾10%和15%,創業板指更是以接近20%的漲幅領漲全球股指。
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,截至10月29日,股票上下限在60%—95%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增長32.94%,股票上限為95%的靈活配置型基金凈值增長34.79%。對比之下,標準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業績稍微遜色,兩類基金凈值分別增長31.60%和10.77%,但也都遠遠超過三季度權益類基金的收益水平。
從個基表現來看,今年以來截至10月底,實現40%以上正收益的公募基金占比不足一成,僅有234只,且以偏股型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為主,這些權益類基金可以說是這一場“反彈大作戰”的最大主力。以國泰基金公司新晉基金經理楊飛為例,其在管的國泰估值優勢今年以來凈值增長高達61.88%,在全部股票基金當中排在前50名;另外兩只在管基金國泰中小盤成長和國泰金龍行業混合也分別創下51.62%和48.33%的漲幅,也超過同類平均20個百分點。近日,廣發證券(000776,股吧)報告指出,經過10月份的反彈,市場上行至密集成交區平臺,需要反復震蕩消化,尤其是中下旬,面臨潛在的風險點,但再創新低的可能性不大;同時,在“十三五”規劃的指引下市場仍不乏結構性亮點。
而此前國泰基金一位基金經理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未來半年內A股出現結構性牛市的概率較大,個別優質個股還將創出新高,從10月份公募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的突出表現來看,基金經理的綜合業績水平將成為A股眾多個人投資者在產品選擇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。
| ||||